原本以為會打不出這本的記...XD;;;
以下書記附帶些史料考證(李筱峰教授&張炎憲教授等著作
《戰後 578 天》~全書 320 頁,是本不算薄的小說。跟閃靈其他4本文字書相比: 《閃靈 10 年王朝》、《這就是 Guts!》 、《到哪找這款女性》與 《是在大聲甚麼》, 這本無庸置疑~字最多。但字數多寡,不是小說優劣的首要原因,也不是個人看不看得下去的障礙。 (比如說本人有買近 600 頁像字典的新譯版《教父》、上下分冊 1300 多頁的《模仿犯》 上下分冊 1200 多頁的《殺人暗黑館》、分3冊 1300 多頁的《白色巨塔》等~XD
《戰後 578 天》此書就像網路評語說過的~劇情十分緊湊,時間進展很快 從主角正源出生、霧社事件後的日本、2次大戰開始到結束、「祖國」國民黨接管台灣 228事件前後、後續中國派軍隊來台鎮壓、27部隊不斷移動與堅守的戰鬥、存活者後來的結局~ 甚至到白色恐怖時期,與近年的事件。(這也同時顯示台灣1直是處於劇烈變動的環境~@@
書中重要角色眾多,主角平民群:主角正源(乩童)、好友文雄(讀書人)、好友美幸(皇民化台灣醫生家庭) 武裝起義的重要人物:漢人組成的27部隊:謝雪紅(文)、古銳文(以下武)、鍾義霖、黃俊濤、添貴等 高山族下山支援的賽德克戰士:烏布斯、席亞茲、達濟斯;正源接觸到的天界與地獄各神官鬼怪等
|
|
↑ 小標是「玉碎」是專輯<高砂軍>第 7 首曲名,文字則是同專輯壓軸第 10 首「鎮魂醒靈寺」的歌詞
玉碎~在小說中角色也有提到,意義可參見:[攻略] 閃靈【高砂軍】完全攻略 - 看板 ChthoniC
鄉下種甘蔗人家出身的主角潘正源,出身在靠近霧社事件發生地點的南投埔里~但他們是普通小老百姓+平地人 資訊不便與忙於自身事務(日治時期的次等公民啊),甚至連不久前 高山族對日本的大出草都不知道。
文雄與美幸,正源的青梅竹馬。文雄是讀書人,且受到學校老師小林先生啟蒙,對政治與世界紛爭都很關心~ 但小林老師後來被軍國侵略主義的日本 認為是共產黨抓走後(因為日本國內反戰會偏向左派 文雄變得更老成而少言,也對「祖國」有更多期待...
美幸出身醫生家庭,富裕且少見女性有讀書到中學校。為了安全穩定,1家皇民化~改日姓(原姓「錢」 只會說日語與台語,不會中國話(北京話)。國民黨來台後馬上變成語言盲,因此被攻擊~ 原本可是富裕家庭的大小姐,舉止行儀都是日本教育的拘束嚴謹而禮貌...但國民黨來台後「日式」全都該死... (當初不顧台灣人反對,把台灣割讓給日本的也是中國~被割讓時台灣反抗也是流血遍野滿是屍體...
光是這3位朋友不同的出身與立場,遭遇同樣事件,即會呈出現不同的想法&選擇,和因此造成的家庭反應等 如前所述,日治轉國民黨等環境劇烈變動,長年的苦難~只是換個壓迫者而已。 文雄的思想大概就像是史明先生那樣吧!從對中國/共產黨有美好的期望與想像,但實際接觸後發現~ 完全幻滅@@ 且這種幻滅是從血肉之痛實際感受到的深刻...(和現在鍵盤造神與幻滅完全不同等級...
小說以台灣近代史為基礎,從很多細微的地方都可以看得出 作者盡量的使虛構人物融入歷史中 現實人物&現實事件中穿插虛構人物...或說是「想像當時人民的心情」而加以活化,主角們都是當時的活人 讓讀著跟著角色們1起體會,「在那樣的環境,會有/能有怎樣的感覺與選擇」...@@;
藉由角色代入~了解這複雜而惡劣的環境,引起的複雜、矛盾又無從選擇的心境與行為... 離現在大約 50 年左右而已吧,但當時只有痛苦...反抗也痛苦(如注定悲劇的 27),不反抗也痛苦(如謝雪紅後期 或是去當壓迫人的加害者那方~如國民黨來台時被毆打的1家,最後加入國民黨甚至當議員變成政治世家... (而這也有爭議~如台灣人去當日本警察 反而可能可以 更直接的保護到台灣人...資源資訊權利等
|
|
↓ 小說中戲份不少,應該算是闖關魔王代表的謝雪紅(女權起頭的重要人物。帶領 27 部隊行軍1段時日
後依共產黨指示離開部隊,最後於中國文化大革命時被迫害死亡)
↑ 高一生、湯守仁
↑ 鍾逸人:(以下引用自維基)現年 94 歲。前「二七部隊」部隊長、台灣作家。
曾獲第 18 屆台灣文學家牛津獎、巫永福文學獎、吳濁流文學獎。
1988 年,回憶錄《辛酸六十年》上冊由鄭南榕的自由時代雜誌社出版。
1991 年,參與廢除刑法 100 條運動。
2015 年,獲頒吳濁流文學獎。
關於主角潘正源是乩童的設定,與大量佛道教/民間信仰的故事與神祉的交錯 如阿修羅(印度教到佛教),閻羅王(從印度佛教混入中國佛教變成十殿閻羅) 菩薩(佛教,如觀世音菩薩、地藏菩薩等),起乩(道教)等
以音樂觀點來說,2010 年開始動筆的本小說《戰後 578 天》,是起源於閃靈 2009 年發售的專輯<十殿> 若純粹以小說獨立討論,則私以為可把潘正源當成是「時空穿越者」~也就是「我們」、「讀者」。 以現代台灣人的角度去看這些台灣過去的歷史:知道未來,但無法/無力改變。(且繼續被 KMT 殘害ing...
比如說~大家都知道日本統治 50 年後會因為 WWII 而退出,但當時的台灣人已經在日本統治下出現第2代以後 一出生就是日本人,在台的日本政府 依照日本本島政府的命令行事。台灣人只會說日語和台語(或/和原住民語 為了避免過度惡意迫害甚至生命危險,學習與順從日本式生活方式與服裝打扮等,完全「祖國」無誤 誰能預知當時殖民世界的日本會戰敗?更不用說光生活就很緊縮的台灣人~當然會覺得根本沒希望脫離日本殖民 (這和國民黨戰敗來台,與中共敵對情況不同。除非說國民黨到現在也受中共控制,所以才是祖國~要統1...
知道這段歷史的人 又怎麼會去攻擊,當時被中國(清國)戰敗割讓的台灣/台灣人,被日本殖民時變成皇民? 這就像是叫白色恐怖時期的人大喊「台灣獨立」1樣... (在李筱峰教授的臉書上看到這種留言...抨擊那年代的怎麼不反抗...連李教授都傻眼XD; (話說清朝戰敗割讓,國民黨也是戰敗~台灣不斷接受「戰敗」的毒害/餘孽...
|
|
故事時間點在霧社事件(1930 年)後,大家看過魏導的<賽德克.巴萊>都對大出草&彩虹橋印象很深 不過這邊要和台灣歷史前後接上。台灣的日本統治時期:1895 ~ 1945 年
割讓台灣出去的滿族大清帝國到 1912 年(所以什麼 1912 年孫文建(?)中華民國,什麼民國元年,袁世凱怎樣, 北伐軍怎樣,8年抗戰啥啥的~全部與台灣無關★ 台灣是日本統治中~水深火熱流淚流血的抗壓迫爭權益... (如閃靈在「共和」副歌藏了很多位抗日烈士,每個故事背後 都是幾百幾千位 台灣人武裝抗日的屍體...
回來說日本。 世界二次大戰~ 1937 年日本發動蘆溝橋事變 = 七七事變(此時台灣仍日本統治ing~是日本人喔★ (就算不是日本人也是清國人XD 怎樣都不是中華民國人XDD 不然台灣抗日的傷亡損失是要向中華民國討賠嗎? (但台灣當初就是被清廷當棄子扔掉~才遭遇日本血洗~還會自稱清國人就有點斯德哥爾摩...? 但又要自稱啥? 為世界大戰的亞洲區開端。意思是~霧社事件後 7 年日本開始打 WWII
然後 1945 年 8/6 與 8/9 廣島&長崎分別被投原子彈(日本民眾對於軍國主義的分歧,似乎有點像德國人對納粹 總計造成日本大約 12.9 ~ 24.6 萬人死亡。同年同月~ 8/15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。 霧社事件到「台灣回歸祖國★」只相距 15 年。霧社事件倖存者&相關者都還在世上(然後再體驗國民黨屠殺...)
想說的是,這本小說《戰後 578 天》從霧社事件後~國民黨戰敗來台前 這個時間點選得非常好。 讓讀者同角色們一同體會 什麼叫做「認同錯亂」~ 滿心期待到失望甚至絕望,被熱情歡迎過來的軍人、官員們 強奪壓榨甚至濫殺殆盡 先被日本人欺壓再換更爛的國民黨(說更爛是有史料依據的,後面會貼些證據說明~不是仇藍的偏見☆
國民黨一接管就軍事統治,228 前已軍民緊張~不在 2/28 那天 不在台北天馬茶房前,也馬上會在其他地方爆發 接著從中國派軍隊鎮壓(第 21 師、憲兵第4團&附屬部隊),然後國共內戰 1949 年中國國民黨戰敗來台 喔當然更是軍事統治 & 同年宣布戒嚴令(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主席 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 陳誠 到 1991 年廢除<懲治叛亂條例>(配合戒嚴令的特別刑法)~台灣長達 40 年的白色恐怖
|
|
↓ 從台灣各地遠赴而來(當時的交通工具...)歡迎祖國~甚至願意跨夜等待~
《戰後 578 天》中也有描述到,有人用相當於教師1個月的薪水,買下那面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子@@
桃紅色重點~呼應不久前 林昶佐在日內瓦的演講內容XD:(肥迪書感想後面有貼XD)
『在中國內戰敗退的蔣介石政權無處可去,被同盟國送來了台灣,進行獨裁統治。』
(註:中國國民黨 & 中國共產黨的國共內戰從 1927 年就開始
重點年代整理 1 下: 1930 霧社事件~殺殺殺(台灣在日本統治中 1937 77事變~中國的二戰爆發(台灣在日本統治中。台灣資源&人被日本送去戰場 1945 日本戰敗,戰敗國台灣 被戰勝國丟給中國國民黨接管(國共內戰,台灣資源&人被國民黨送去戰場 1947 二二八爆發~殺殺殺 1949 國民黨戰敗來台~白色恐怖殺殺殺 前後不過短短 19 年@@
也因此書中後半部出場的重要角色「烏布斯」(閃靈 2011 年專輯<高砂軍>的主角,專輯是他年輕時 也是本書十分重要&精彩的地方。說到霧社事件後賽德克族的分裂~贊成攻擊日本與反對者撕裂成2邊 (反對者仍會被日本1起報復,且霧社事件後還是日本統治~算成功還失敗?人死光有什麼意義~之類爭論 實際贊同霧社事件出草的遺族被趕到川中島(現今清流部落)集中管理...
且烏布斯本人是高砂義勇隊的少數倖還者...也就是 WWII 時日本人把高山族 送到南洋前線作戰@@; (維基說大約4千人過去,而超過3千人死在那... 小說中也有大略提及為了撐幾分鐘而全隊送死的戰略意義是... 烏布斯好不容易從 幾乎是自殺隊伍送死的戰爭回來~為何還要再參戰?「對誰來效忠?」 看完本書會對於<幕沉武德殿>的那句詞「改朝換代是佗一冬/敵我不明對誰來效忠」更有所感... (註:紋面(文面):泰雅族的表示成年; 黥面 = 墨刑,中國古代的刑罰之一(所以閃靈在集資演唱會強調正名
|
|
↓ 台中27部隊,與高山族下山支援的史料證明~張炎憲教授等人 實際採訪當時參與作戰的當事人@@
當時他們都很年輕,如這本《嘉義北回二二八》前幾頁,也是鄒族部隊的石耀義 18 歲
在《戰後 578 天》也有說到,27 部隊成員中很多是根本沒拿過槍、只為了保衛家園的年輕讀書人
後幾頁 P.63 真的有訪問到 曾參加二次大戰「高砂義勇軍」的倖存者,如安登財先生&武青世先生
派去索羅門群島,說5百多人出去,回去不到2百人。武先生還去過新幾內亞等地~
這些在日治時期參戰的原住民年輕人回來,國民黨過來後~為了保護山上的族人 繼續拿起武器以命抵抗...
最後說說關於本書最大的(?)爭議吧~ 「中文標示的台語對話」問題XD;;; 這點猜測是不少人放棄閱讀此書的重要原因XD; 其實個人大約讀到 1/3 本時~也深深思考還要這樣虐待自己嗎...orz(於是去看228書籍轉換心情...
雖然本書《戰後 578 天》作者邱立崴在後記說這是「大膽而必要的嘗試」(p.314 但是...個人稍微想了 1 下:
1.聽不懂台語的~全部out: 客家人、外省人、新住民/第2代、1般年輕人(會英日語但沒學過台/客語)←後期小學才有鄉土語課程
2.聽得懂,但看不懂標示法的:不想查/沒時間細查/查了也看不懂 台語標示法本來就有爭議,記得在哪看過~目前主流3派: (1) 全羅馬拼音(如荷蘭人教原住民時)。這也是教育部閩南語辭典用的拼音法。 閃靈官方 Youtube 的羅馬拼音上面還有標示 1234 等數字,應該是臺灣語言音標方案 (2) 全中文(所謂台閩字/台語漢字,會有很多罕見字甚至打不出來的...) (3) 半羅馬半中文(但是中文也可能用台語讀法,範例文(右邊還有教會做的台語轉換機器人@@!
3.續上衍生: (1) 看不懂台閩字(中文):1般人應該都是看不懂~即使是台語非常溜的人...那些字的念法與北京話不同... (2) 看不懂羅馬拼音(英文):,查了後也不會念(中老1輩?
4.大致聽得懂,但不會說: 也會有點慘,因為白紙不會說話,看到中文必須自己念得出該字台語(後詳
爬文時看到有鄉民說到:Re: [問卦] 有沒有烏牛欄之役的八卦? 作者burma 內文引用:「值得一提的是此小說的台語對話,並非用北京話拼音台語寫成奇怪的字。 ex:知道嗎寫成"知焉否",而非寫成"災影某" 」
再比如說這句~書上:「有人佇咧無?」 12345 1、2、5:要用台語去念中文(前提:要會講台語 3 :台閩字,不可以念中文音「ㄓㄨˋ」,要念「tī 」 4 :中文字,中文讀音
然後就常發生同 1 句話內:什麼字是要用台語發音?什麼字是台閩字?什麼字又是普通中文發音?的疑惑orz 若是寫:五郎滴咧否~一念就知道是在說什麼... 不過這樣就會被正統台語標音法的人砲轟吧XD;;; (因為這只是近似音~類似「空耳」那樣XD
總之~除非目前台語普及率九成以上(不會台語是文盲那樣),個人覺得像日前這篇深入報導: 2016-04-26 血是怎麼冷卻的:一個隨機殺人犯的世界 @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用全中文書寫台語,再加上普通中文(北京話?)的「翻譯」~比較親切且容易閱讀@@
請想想~台灣人會台語的比率 x 會看很厚的書的人的比率 x (喜歡閃靈+會中文/對228有興趣) x 想看這本 這本可能會變成冷門中的冷門 似乎可以預料到XD;(也可能台灣人都台語超強+喜愛閱讀厚本文字書...!?!?
另外~不知是個人眼殘還是真的沒印?無論在封面封底、內頁或版權頁等,都找不到小說插圖繪者的名字@@? 對個人而言,小說插圖不標示畫家名字,就像是翻譯書不列出譯者名字1樣...都是無視他人努力的失禮... (有些書還會給1行字寫出「封面設計」的設計者名字...這樣很好不是嗎?鼓勵創作 = 消極反盜用與抄襲
還是~小說插畫,和小說綑綁的 A2 人物關係海報 1 樣,都是 PAPARAYA 的作品? 因為通常只看到 PAPARAYA 的彩圖 ←如他的 pixiv 有 160 多張作品(是也有包含繪圖過程的啦...
|
|
原本是想打故事大綱~不過太累也沒時間...總之這本《解讀二二八》目錄就差不多是《戰後 578 天》時間軸了XD
一、迎接新時代
1.政治真空下的期待
2.瘋狂歡迎「祖國」
3.參政的熱潮
4.另股忐忑不安的暗潮
二、「新總督府」
1.中國人壟斷權位
2.牽親引戚
3.從「接收」到「劫收」
4.統制經濟的剝削
三、動盪不安的社會
1.民生凋敝
2.軍警作威作福
3.1946 年台灣社會3大事件
四、文化隔閡&衝突
1.近代歷史的分軌
2.兩岸的差距
3.中國人如何看待台灣人
4.台灣人的「祖國」實感
五、二二八事件的爆發&經過
1.緝菸血案引燃導火線
2.各地蜂起
3.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
4.陳儀的緩兵騙術
5.高雄屠殺先登場
6.四十二條處理大綱
7.蔣介石不聽警訊
8.鎮壓&屠殺
9.翦除社會菁英
10.「清鄉」
11.死傷人數之謎
最後的最後~解釋1下何謂「戰後五七八天」?(以下為個人解釋,不保證正確@@)
從本書的中心事件:日本殖民轉為中國殖民,228 與 27 部隊
前面也說過的日本帝國主義情況~ 1945 年 8 月 15 日,日本被2顆原子彈炸轟後幾天 宣布無條件投降
(可參考:終戰詔書( = 玉音放送,天皇念給您聽的投降聲明廣播),時空回朔之 HD 畫質中日文對照影片
1947 年台灣二二八爆發,二七部隊組成與武裝對抗國民黨至 3/16 結束
使用日期計算機:可得 578 天@@
(推薦手動去按按看w 然後就會把日期記住惹~
■ ■ ■ ■ ■ ■ ■ ■ ■ ■ ■ ■ ■ ■
小說中有說到,日本戰敗後~國民黨過來,台灣人與中國人兩邊有巨大的差異~無論是生活習慣或發展程度... 為了避免被罵「你們這些舔日皇民」XD 所以就用點史料當證據吧w
李筱峰教授:「經過 50 年的不同發展,台海兩邊已經明顯呈現 相當大的生活差距. 以下各方面的統計數據,或許可以幫助我們 更具體的了解 海峽兩岸的生活差距.
首先,我們先從最足以代表1個社會的工業化程度,和生活水準的發電量做比較. 1936 年,全台人口僅中國人口 1.2 %,卻使用中國 23 % 發電容量裝置; 1944 年,全台人口中國的 2.1 %,使用中國 442 % 發電容量裝置.(註:1985~1945 台灣日治時期)
若以每人平均分配發電容量比較:1932 台灣是中國的 11 倍,1943 年台灣是中國的 233 倍(下圖表)」
|
「再以農工業產值對照.1932 年台灣農工業產值比 6:4 ,1937 年為 5:5,而 1933 年中國是 9.3 : 0.7 更值得注意的是,台灣農業產值比率已低,卻能輸出所產1半的糧食, 而中國農業產值比率甚高,卻反而每年平均需輸入2億石左右的糧食.」
|
「若再從教育方面比較,(上表)學齡兒童就學百分比來看: 1929 年台灣 31.1 %,中國 17.1 % 1945 年台灣 80.0 %,中國 61.0 %
上海密勒氏報導:台灣人都受過小學的強迫教育,40 歲以下的人沒有文盲. 對現代工業&現代生活,已有經驗. 在日本統治下數十年,不斷為爭取自由而奮鬥.」
|
底下《北回二二八》最後貼到的人物~鍾敏,該篇訪談紀錄也有提到相似的比較:中國國民黨 vs 日治台灣 涂柳銅(鍾敏的丈夫):「祖國來了之後台灣人為何會反感?這要從日本時代講起。 日本時代日本人常說清國奴,所以在社會上我們和日本人不能比,有差別。
但日本人的差別和國民黨比,還是有不同。國民黨是表面與本質上都輕視你, 但日本人在表面上還是很尊重我們,背地裡才歧視。(這點在前面鄒族那邊也說到,關於菸草的例子) 甚至後來,在我當兵的時候,日本人都沒有那種把台灣人視為清國奴的氣氛了。」(p.146~149)
---*-----*-----♤-----*-----*---
上面那本李筱峰教授的《解讀二二八》,與底下張炎憲教授等人的《嘉義北回二二八》 就是前面說讀不下《戰後五七八天》後~去找其他書來轉換心情~~~
好人不長命... 67 歲過世的張炎憲教授 QQ,最近期對他的印象是從~看完史明紀錄片之後 偶然間去讀吳三連基金會的《台灣人權之旅 學習護照》(之前有貼幾張內頁照片&重點節錄) 而對張教授貢獻則是~大量的田野調查 不過這到底是在說什麼、有什麼意義,是在看了這本《嘉義北回二二八》才有更深的感觸...@@; (相關可參見 張炎憲追思禮拜 逾千人參加,有 228 事件後訪者表示感謝幫忙平反與解除恐懼
底下這位原住民領袖「高一生」,是在今年4月立委黃國昌質詢法務部長羅瑩雪 出現的名台詞「然後他就死掉了」 進而引起的討論串之一:2016-04-15 Re: [新聞] 諷刺法務部長!網友發起「然後他就死掉了 by person1204 是個以新詩呈現的文章,裡面全暗示 台灣在國民黨政府來台後 發生的各種悲劇...
然而本人實在是太沒知識惹~認得出的好少|||orz 且即使有人給人名解答,還是不知道其故事典故orz 身為網路人嘛~所以就用咕狗文件做了個Q&A對照表,並開放所有人編輯(有被破壞風險,目前確實發生過1次 有知識豐富的人丟出人名解答後,本人就去找維基或其他資料,並用盡量精簡的文字 把事件重點整理到表格中。 目前表格約8成是本人打的吧XD(不是的如王添灯&杜氏3人)(本人文風:彩色文字&分段~便於快速瀏覽XD) 這樣一連整理了 20 多人/多個事件,短時間大量瀏覽資料(大多是白色恐怖)~這時才認識高一生此人...@@;
|
右圖是高英傑,為高一生之子。當時 1951 年 11 歲看著父親被抓走,1954 年初中時父親被殺。(P.70)
高英傑:「過去,山上沒人講起我爸爸,不敢說。」
「後來,據說泰雅族村莊 聯名請政府放陳瑞昌(羅信.瓦旦)回來,不要抓,他沒有罪。
這邊也聯名『這個惡霸,不要叫他回來』。...... 這個事情我到現在還不願去證實。」
註:整理那 PTT 文解答時也順便看到,羅信.瓦旦現在228逃過,在白色恐怖時期還是被殺害。
高英傑:「尤其是參加過228的人,將來會不會對政府不利?
可能從那時開始,國民黨已經盤算 要怎樣剷除原住民菁英。
清鄉就是這樣子,把1些有地位、有領導作用的人都清掉。 ...... 不確定父親哪天被殺,沒有判決書。」
更前面提到的「台中27部隊與高山族下山支援」~說到的原住民~鄒族部隊(P.64~66),武青世: 「228過後大概再二、三年,阿里山有幾個人被逮捕,都是族中優秀的人物。 他們被抓是被騙去的,說要開什麼會,1去竹崎就被抓起來了。後來槍斃了。」 汪俊功:「當時被捕、後來被殺的4人是高一生、湯守仁、汪清山和方義仲。」
高英明:骨灰送回達邦(阿里山鄉達邦部落)前1天,就有軍隊先過來,把所有人集中到國小看管。 在那宣布我們阿里山鄉這些人都被槍斃了,骨灰才再送來。 「他們了解這4人 對我們部落影響力很大。國軍若不先來制壓,很可能族人會起來反叛。」 高英傑:「現在有個問題是,政府處理 228 事件,好像把 228 和 50 年代白色恐怖時期分開,這樣好像不太對。」
另外說到語言問題~ P.76 高英傑: 「這首歌是我父親作的。鄒族的語言我會講,下1代就不熟悉了。我太太是閩南人,小孩也說閩南話。 現在有教他們1些鄒族語言。我的看法是比較悲觀的,閩南語是強勢語言,客家話也有被同化的傾向。 平埔族語現在流傳下來的已經不多了。」 前面打文時有想到:「台」語 = 閩南語,那客語、原住民各語言之類呢?所以之後才又貼了林昶佐那個~
|
*~~~*~♧~*~♣~*~~*~~*~~♣~*~♧~*~~~
卡車司機陳曉玉:「我親眼所見被槍殺的有新港那5人,4個議員和現在這 11 個人。」
p.111~112 陳曉玉:「記得曾經在街上看到吳鳳鄉的少尉湯守仁,帶1對高山族部隊,穿日本軍服」
「湯守仁戴軍帽,配1支長劍,在街路上走,和日本兵1模1樣。」《戰後 578》也有說到類似的場景@@
因為沒有制服,就直接穿&使用日本軍留下的東西。所以主角 27 部隊是日本空軍服,拿日本刀。
不過再仔細想,光看敘述很威的湯守仁 30 歲 1954 年白色恐怖時就被槍斃,所以 228 的當時更年輕@@
p.117~188 陳曉玉:「車上綁了5個台灣年輕人,說是旅舍捉到的,有嫌疑。 車子開到北港方向的目的路邊。兵仔叫他們下跪,拿著長槍從5個台灣人的背後開槍。我在車上看得很清楚, 台灣人被槍打到之後,往前趴下,還會動,沒有馬上死掉,很痛苦,手裡胡亂拔著身邊的青草。 我看了心裡很害怕。1個少年兵仔拿著短槍,對著5個人的頭上各補1槍。這1槍打下去後,人就不會動了。
屍體丟在路邊後,車子繼續往前駛。 到北港,兵仔看到行人,身上有價值的東西洗劫1空。 晚上回到旅社,兵仔賭整夜。每人手上戴滿戒指、手錶掛到手臂上。輸的人拔下 1 支手錶或戒指抵。」
|
陳曉玉:「到警局,4個議員被壓出來,背後還插著一根木板。我看到柯麟、陳澄波、盧炳欽、潘木枝」 (陳澄波&潘木枝的故事,也是 4 月整理那咕狗表格時才知道...@@;;;) 他們被載著,坐在同1輛車上,剛好是坐在我開的車上。 我載他們去機場,1起被捉,現在卻換載他們去槍斃,心裡很難過。
也是4個都跪著,從後面開槍,中槍後倒地。還有1個兵仔拿著短槍開4槍,對每個人的腦袋開1槍。 在現場看了會怕,槍打下去 血噴出來,人還沒死,趴在地上蠕動,牙根咬緊,我在現場看著,心裡很害怕。 沒幾天後又被派到警察局載 11 人到車站槍殺,其中1人是國校同窗。(註:車站:嘉義車站)
那時我只有 28 歲,7天沒吃感覺還不嚴重。 他們十天沒吃,到要槍斃時,1個個看起來都瘦下去了,很沒精神。」
另外~李筱峰那本《解讀228》翻到後面~ p.184 會看到陳澄波中彈後~眼睛睜得大大的遺體...orz 真是驚悚...感覺就像是整理咕狗表格到半夜睡前,在維基看到鄭南榕先生被火燒成人乾的遺體... 或是日前 5/28 ,台灣烈士陳智雄:「1963 年 5 月 28 日,陳智雄被中華民國當局下令處決, 他昂然挺立高喊『臺灣獨立萬歲』,行刑者於是用斧頭砍斷其雙足拖行,並以鐵絲刺穿臉頰阻止他發聲」的照片...
*~~~*~♧~*~♣~*~~*~~*~~♣~*~♧~*~~~
是說會選這本嘉義二二八來看,是因為整理那個咕狗表格時~覺得「嘉義」出現很頻繁... 然後在這本開頭 p.3 看到「1947 年 228 事件,全台以嘉義市的情況最為慘烈: 民眾與軍隊周旋最久、各地前來支援的隊伍最多、後來被公開槍決示眾的人數與次數也最多。」
|
鍾敏,受害者鍾季友(四兄)之妹。鍾敏:「 那些兵把他們用腿綁綁在樹上,用刺刀硬戳,戳到死為止。我哥哥被刺三、四十刀咧! 綁在樹上戳死後,還把他們傾到溝仔裏。製糖會社的人知道後 才把他們送到嘉義醫院。 我阿兄被刺刀從脅下插透而過,腸子都跑出來。」(p.138~145)
4具遺體,2個在警察局,2個在嘉義醫院。因為屍體都變形又沒血色,大家去認屍時 第1個掀開的是四兄的朋友 認不出來,第2個是三兄去掀也認不出,第3個是鍾敏去掀~
p.146 鍾敏:「要出山(出殯)那天,不得不讓母親知道。 母親在警察局看到屍體,她哀痛不堪,在那邊拼命一直摔打自己,實在很淒慘。」
---*-----*-----♤-----*-----*---
「放下仇恨,不要製造對立!」 ???
就中國國民黨 最沒有資格講這句.
|
(本篇不含空白 總字數破萬...XD;;;
*** ♧ * ♤ * * * ♤ * ♧ *
【2016-06-16】補充
瀏覽臉書時看到這個XD; 覺得有點哀傷&汗顏...所以轉貼過來小小的宣傳...(汗
|
今天中午玉山社魏淑貞總編輯請我吃飯。 我問起拙著《台灣史101問》銷售情形,
她坦白以告:「幾乎停擺滯銷了! 只有《60分鐘快讀台灣史》 和《台灣史100件大事》還稍稍有在動。」 我聽了甚感挫折!
我站在台灣主體立場發奮為台灣人寫歷史, 但是卻受到台灣民眾如此冷落, 還要遭心向中國的統派政客辱罵為「日本皇民」, 真是辛酸,心寒......。 想起屈原的喟嘆「心煩慮亂,不知所從」; 但又想起摯友陳永興醫師的勉勵: 「真愛永遠沒有看破的一天」!
引用自 李筱峰教授臉書 2016-06-16 4 小時前
(回覆串似乎還有那位總編輯的留言XD!
|
《台灣史101問》李筱峰 著,玉山社:2013-3-26
博客來(有庫存)、金石堂(有庫存):79 折 379 元
李筱峰教授:著作1覽(新到舊排列):博客來、金石堂
目前最新著作是今年 228 出版的《快讀228:二二八短論集》(博客來 79 折 198元)
**♥ . ♣ . ♦ . ♠ . E N D . ♠ . ♦ . ♣ . ♥
留言列表